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Board logo

標題: 現在該賣房嗎 ? [打印本頁]

作者: baggiotsai    時間: 2020-8-24 07:38     標題: 現在該賣房嗎 ?

小弟有幸入巴班
這5~6年也順利體會巴班心法
無奈本金不夠大,目前美+台股現值 共約200萬左右

本金不夠大的原因,因為9x年買了北市近1000萬的離捷運站不遠公寓附頂加(現屋齡45年)
每月本利攤付3萬8仟元 減去 頂樓出租收入1萬6仟,約2萬2仟元/月
舊屋,偶爾還有防水捉漏等修繕費用

錯過了103年房市高點(正對門鄰居同坪數賣了15xx萬餘,真是瘋狂)
當時太太不想賣唯一的房子(當年吵過)
現109年房市交易量略增,問過行情估價大約1150~1200萬

這幾年房貸約近佔月收入一半,不時出現維修成本,小孩成長費用漸增,開銷比較綁手綁腳,也因此本金增加慢且少
*現40餘歲

這一兩年回顧/規畫,巴班心法也把太太的私房錢從20萬變成近50萬(跟著有信心)
22k的房貸,賣掉的話,當租金大概也能租到差不多坪數(或略大)的公寓

Plan A:繼續持有,再10年餘,房貸清空,每月頂樓收租16k
風險考量:屆時屋齡更舊55年,維修成本可能不時增加,房價續微降。能投資的本金龜速增加

Plan B:年底或明年初出售,可再增本金4~500萬,持續跟隨巴班腳步(理想:本金大*複利長)
風險考量:投資失利,沒房了(戶籍/家族中也許會閒言,問題應該不大),未來購屋因為通膨,成本增加

惠請老師/同學 指點與建議 (是否有思考不周之處)

*個人觀察北市房市:持續盤整/略降,舊公寓屋齡愈久愈折舊,等都更…比較像等中彩券(合建的話,室內坪數變小,但新屋價值應該有1700萬餘)
作者: mikeon88    時間: 2020-8-24 08:09

利率這麼低將刺激房價攀升,
現在不是賣房時機。

這也是我3月底買進華固的原因

https://www.marketwatch.com/story/the-housing-market-is-on-a-sugar-high-home-sales-are-soaring-but-is-it-a-good-time-to-buy-heres-what-the-experts-say-2020-08-21?mod=home-page

[attach]10449[/attach]

作者: baggiotsai    時間: 2020-8-24 09:29

謝謝老師提醒,確實沒想過低利率對房市的影響
奢侈稅及105年兩稅合一後確實交易量下降,房價盤整下修
沒想到病毒的延遲影響在7月始交易量大增

Plan A的加速方案就是:多賺點錢,減少房貸,累積本金
作者: hyc    時間: 2020-8-24 11:18

這幾年台灣外匯存底持續創新高,中美貿易戰下資金持續匯回台灣、各國資金寬鬆+超低利率下資金無法有效消化,造成不動產的蠢動。
如果是我將不會急著減少房貸,而會將多餘的資金轉入投資的組合,這樣長期投資報酬率應該是遠大於貸款利率。投資資金池水持續養大為首要之務,也達到複利效益。
作者: jcl0102    時間: 2020-8-24 18:40

回復 4# hyc


    +1
作者: mikeon88    時間: 2020-8-24 19:07     標題: 年青人應先投資還是買房?

同學的狀況跟我之前貼文的料想差不多
http://mikeon88.imotor.com/viewthread.php?tid=391&highlight=可以算
1#

你會不會成為有錢人?
是可以算的,
不是算命,用簡單數學!

成為有錢人即把現有財產翻幾倍,
例如在高點買房子,今房價跌3成,
此生就跟有錢人無緣了,
因人一輩子大概買一間房,
等於一個人的總資產,
20年後房價若比現在低,或高不了1-2倍,
此生財富就差不多這樣了。

可是買股票年績效10%,看起來不起眼,
20年後卻增值近6倍。
這樣就很容易比較該買房或股票了。


對於年青人而言,應該先投資,
等賺到一間房子價值的股票之後再去貸款買房,
此時資產有2000萬元,包括1000萬元股票+1000萬元房子
負債1000萬元(房貸)
淨值1000萬元(股票)
這時候巴菲特方法也成熟了,投資失敗機率低,
如此既有了房子,投資本金也大

相反的,若先買房等20年後房貨繳清了再投資,
此時年紀大了,巴菲特方法未學成功,投資失敗機率高
很難成為有錢人

作者: baggiotsai    時間: 2020-8-24 19:46

是的,也是看過此貼文後,深刻反思(持有房地產/揹房貸)的機會成本/損失
作者: Curry    時間: 2020-8-24 20:44

利率這麼低將刺激房價攀升
現在不是賣房時機。

這也是我3月底買進華固的原因
...
mikeon88 發表於 2020-8-24 08:09


但低利率不過是將原本已貴的房價再往上推,似乎像是俄羅斯輪盤
每每看到建商不斷蓋房,晚上點燈的卻沒幾間,看了總是心驚驚
作者: mikeon88    時間: 2020-8-24 22:29

預測房地產和資產股景氣的幾個指標:
1. 利率
2. 空屋率
3. 房價所得比
4. 人口數
5. 經濟成長率
6. 通膨
7. 所得增長率

我覺得最準的是利率,
利率低到一定程度一段時間就醞釀上升行情,
其它因素將被抛諸腦後

1993年我在外資怡富證券時,
即聽營建股研究員說台灣的空屋率很高


作者: Curry    時間: 2020-8-25 07:20

感謝Mike大~
作者: baggiotsai    時間: 2020-8-25 11:34

[attach]10460[/attach]

[attach]10461[/attach]
作者: 宏比特    時間: 2020-9-7 15:3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x57qFf1i-Q

這個北海道26年屋在札幌,開車離市區約40分鐘,賣日幣1100萬,約台幣300萬而已
。銀行貸款利率居然只要0.7%, 貸35年。
作者: baggiotsai    時間: 2020-9-7 17:02

哈哈哈,影片底下的評論:首先要有個日本老婆
我回去跟老婆提議一下(誤)
作者: mikeon88    時間: 2020-12-7 18:03

央行出手打房!4大方向限制貸款成數

〔記者巫其倫/台北報導〕央行打炒房出手了!中央銀行今天宣布進行選擇性信用管制,央行常務理事會決議,調整不動產貸款針對性審慎措施,將自明天起生效。

央行指出,央行常務理事會今天決議,為促進金融穩定及健全銀行業務,防範銀行信用資源過度流向不動產貸款,因而修正「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辦理購置高價住宅貸款業務規定」,名稱並修正為「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辦理不動產抵押貸款業務規定」自本(109)年12月8日生效。

央行指出,此次修正包括4項:

第1,新增全國公司法人購置住宅貸款限制,第1戶貸款最高貸款成數為6成;第2戶(含)以上貸款,最高貸款成數為5成,均無寬限期。

第2,新增全國自然人第3戶(含)以上購置住宅貸款限制,最高貸款成數為6成,無寬限期。

第3,新增借款人購買都市計畫劃定的住宅區及商業區土地貸款限制,應檢附具體興建計畫,最高貸款成數為6.5成,並保留其中1成在動工興建後始得撥貸。

第4,新增餘屋貸款限制,最高貸款成數為5成。

央行強調,本次修正主要是考量到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仍高,主要經濟體持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之資金外溢效應,銀行過度集中不動產授信,將影響信用資源配置,不利生產事業實質投資。

其次,銀行購置住宅貸款及建築貸款成長走高,本年10月底銀行不動產貸款占總放款比重為35.9%,接近歷史高點之37.9%。

央行也提到,自然人多筆購屋貸款及公司法人購屋貸款持續增加,部分案件有貸款成數偏高、貸款利率偏低,以及寬限期過長等現象;且購地貸款部分借款人利用銀行資金進行養地、囤房;餘屋貸款也有授信條件過於寬鬆等現象。


作者: jennycaplock    時間: 2020-12-7 21:55

9x年 屋齡45年
除非你的房子座落地點有都更或危老條件
而且你的房又位居都更關鍵位置
否則10年後 屋齡50-60年 價格不會誘人
而且會買這樣公寓的人 應該有貸款需求
50幾年的老公寓貸款成數不能如願
自然買方意願不強
所以 我認為其實有好價格就應該賣
作者: Raimu    時間: 2021-3-11 17:13

沒有問題 贊成
作者: LINHKHAHA    時間: 2021-3-11 20:05

回復 16# fortune


    400*.2=80萬自備
1.4萬*12月=16.8萬年收
16.8/80*100%=21%
租金會上漲.房價還會上漲
什麼時候漲.漲多少?自己要判斷
其實每個人的想法不同.我自己當包租工.覺得投報率不錯
房租會漲房價會增值.好比有股利也有價差賺.房子增值很穩定
房價是跟物價走的也就是通膨.也是割韭菜的工具.自己小心
作者: jcl0102    時間: 2021-3-11 20:20

回復 18# LINHKHAHA

想請問是否漏掉了1.維修成本2.貸款利息成本3.本金攤還 獲利應該沒那麼好吧
作者: Curry    時間: 2021-3-11 20:45

房子再漲能多少?更何況是老屋
作者: hyc    時間: 2021-3-11 20:46

回復 16# fortune


1. 如果今年將房子賣掉: 年複利投報率=6% (200W==>400W, 12 years)
2. 如果持續出租: 以目前價值計算年投報率1.4W*11/400W= 3.9%,以買價計算之年投報率=7.7%
3. 我自己會賣出的原因: "年紀大了: 自己好好把握當下、享受人生",資金投入去買賣股票比房客好對應又簡單,投報率>3.9%應該不難。
4. 另外可以依自己條件判斷: 房產佔資產比例(如果是九牛一毛那就無所謂賣不賣了)? 小孩?.....
作者: Yvens    時間: 2021-3-11 21:11

小弟看台灣與荷蘭
在荷蘭..沒有所謂的重劃區到處開發.....地是有限,找地蓋建屋真的不容易。
(森林公園到處都是,比大安森林公園大上幾十倍...)
為歐洲中心且英文程度是所有非英語系國家最高的,因此為各國企業設立據點的好地方...人才不斷流入。
BREXIT也是促使很多公司遷移到荷蘭...
在這樣情況下,過去五年荷蘭房價漲了一倍。
但是看台灣,少子化,地方政府到處賣地蓋房...
坦白說...台灣我看不到買房的意義...
作者: LINHKHAHA    時間: 2021-3-11 21:52

回復 19# jcl0102


    多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投資都一樣.你也可以幫他算一下阿!
作者: LINHKHAHA    時間: 2021-3-11 22:04

回復 22# Yvens


    物以稀為貴.土地不能生產.有限的資源給無限的人口
有錢人掌控著一切.既得利益者會放棄自己的利益嗎?
我們投資是怕被通膨吃了.也想安逸過日子.土地是政府的.政府要的是稅.要的是資源.
如果你是聰明的政府和上層的精英.你要如何收割
作者: Raimu    時間: 2021-3-11 22:43

房子可以拿去抵押
假設400萬的房子能借到X萬的貸款
那就借一半 也就是0.5X的錢拿去做長期投資
如此同時可以收租金
你的投資也有安全邊際
作者: 阿宏    時間: 2021-3-11 23:35

房子不會增值,地點才會增值。
若沒有明確開發或需求,
地點也不會天然增值,尤其是中南部郊區。
2009算是不錯的入手時間(金融海嘯),
從現在回看,應是當時房市深跌。
而非一路看漲。

建議,
有用到就留者,沒用到就找機會出售。
不急,才有好價格,反正現在是股市高點。
作者: salmon    時間: 2021-3-12 13:32

房子可以拿去抵押
假設400萬的房子能借到X萬的貸款
那就借一半 也就是0.5X的錢拿去做長期投資
如此同時可以收租金
你的投資也有安全邊際


Mike大不是建議大家不要使用槓桿嗎?
作者: Raimu    時間: 2021-3-12 14:29

槓桿不是問題
問題是你的投資選擇
而且其實你怕你就用少一點
你刷信用卡也是在用槓桿
作者: yuntung    時間: 2021-3-12 14:41

其實租房給人,真的好累人,我太佛心,先生說我不適合當包租婆,所幸在疫情前幾個月順利賣房,才有後續跟進老師歐印的機會,早上看我的資產已賺了一倍,這下午我在思考並參考各位同學和學長姐減碼名單,昨天碰到房仲聊到新法房屋合一稅的問題,了解後,覺得要靠買賣房子賺價差,真的愈來愈不容易了。

同學說的沒錯,好地點土地才有漲的空間。

問問自己為何要留房?

南部的舊公寓改建有利可圖嗎?
作者: Curry    時間: 2022-11-15 17:56

身邊一位朋友花了1600萬買房,我算一下本息約2200萬
因為他是公務員,這筆錢約為他一輩子能賺的一半
再怎麼說他也是國立大學畢業,能考上公務員應該都蠻聰明
感慨怎麼會做這樣的決定
這樣幾乎沒有生活品質
只能說唸書固然重要,但財商更重要
作者: mikeon88    時間: 2022-11-15 18:08

不是每個人都擅長投資,
他的家人也不一定支持,
他這輩子大概不能成為有錢人。

這就是要從小培養巴菲特神功的原因,
有了績效才可以正確選擇。
作者: kuenhsieh    時間: 2022-11-15 18:32

房子能帶來的是確定性與安全感,這不是其他商品可以比擬的
作者: g1214436    時間: 2022-11-15 19:25

房子能帶來的是確定性與安全感,這不是其他商品可以比擬的
kuenhsieh 發表於 2022-11-15 18:32



    但錢在手裡的確定性和安全性不是更高嗎?

房市崩盤 台海開戰 建物折舊破損⋯⋯ 錢在手裡 安穩很多其實

真的怕老了沒地方可以租 屆時再用股票投資賺一輩子的錢去想退休的地方 簡單置產都行

績效差太多了
作者: kuenhsieh    時間: 2022-11-15 19:59

房市崩盤?發生了嗎?股市不也常崩?
台海開戰?發生了嗎?說了這麼久哪一次開戰?
建物折舊破損?別忘了還有每年的增值

房產給人長久以來的是確定性與安全感
而且上述所說的在他們的記憶中還沒有發生過
從沒發生過的事要他們相信?

最重要的一點,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投資
單就我們班來看在今年低點位置還有人說低點在明年
這樣一來一回我不太相信他的報酬率會比房產好
股票投資是最好的選擇,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
因為“心理作祟”
作者: g1214436    時間: 2022-11-15 20:25

回復 33# kuenhsieh


那就沒辦法了⋯
如果他們不適合投資 又不能分辨房產也是一種投資
那些人終將無緣財富自由 註定勞碌命
作者: 王聿媃    時間: 2022-11-15 21:58

房子能帶來的是確定性與安全感,這不是其他商品可以比擬的
kuenhsieh 發表於 2022-11-15 18:32

確實⋯不容易改變的觀念⋯
我介紹家人來上過MIKE大的課,他今年初買了第二間房,堅信房價不會跌,要買之前,建議他要不要再看MIKE大的課⋯他早忘了,而且他說股票沒賺到錢(他是科技人,專買科技股)

不是每個人在股市都能賺到錢(但他們相信在房市不會賠錢)

他的第一間房子東西很「滿」,如果清掉一半或許就不想買第二間房了。

會不會成為有錢人「消費」「理財」「投資」都有關
作者: Cwater    時間: 2022-11-15 23:41

錢帶來的安全感,不是其他商品可以相比的。
房價不會跌,也是認為買房是種投資能賺錢,房產賺到的錢能為所用。
人生中有太多不可知難預料的風險,當急需用錢時,手中無錢,只能將房產變為錢不管是賣、招租或是抵押。
唯有建立一套源源不絕,低風險且穩定增長錢源,生活才有安全感。
作者: studentHank    時間: 2022-11-15 23:51

大部分的人遇不到巴菲特班,房子可能是終極目標了吧。
而且台灣年輕人還是多少承襲老一輩買房置產、有土斯有財的觀念,
所以一有閒錢,就會丟在房地產。
不過在台中路上偶爾會看電線桿上的一些包租或店面物件,
說真的,報酬率都沒有我們班高....
有時覺得自己很幸運能遇到巴班.Mike大,在股海錢滾錢。
不然以我上班族的本金與一輩子能賺的錢,買一間房就等於是重壓了@@"
作者: tevii0326    時間: 2022-11-16 09:22

長輩對有房這件事還是根深蒂固..
當年丈母娘就在我求婚前問女兒我有房子嗎
我買的第一棟房子(也是唯一的一棟)卻是辦公室..
原因是我永遠記得一個加拿大客戶來訪
對我當時租賃的老辦公室露出不屑的眼光(你公司這麼小怎麼能跟我們做生意呢)
即便現在可以一口氣還掉辦公室的房貸, 我也是慢慢地還
寧願把多餘的資金拿來買美股, 報酬率+賺匯差遠勝於房貸利率
作者: salmon    時間: 2022-11-16 10:55

台灣人的集體潛意識,是非常談走出「買房就是賺」這種觀念的!!!除非真的有很深入檢討自己心理,並且讓理性戰勝感性。用數字做決策,才能當財務贏家。買房這件事情,之前我們巴班就有討論過,還那來徹底計算過。還有Mike跟Eunice桑,兩三年前賣房來買股票的實例喔...小弟真心佩服...。這些都是用理性戰勝感性的強者,是我學習的對象。

結論是:會巴班神功的,有操作出好績效遠勝過買房的漲幅

請參http://mikeon88.imotor.com/viewt ... page%3D1&page=2
作者: Tarn    時間: 2022-11-16 11:27

房子是賺槓桿+通膨的,房子還有其他靈活的運用,轉增貸,抵押貸款
重要的是現金流要夠  
很多有錢人不是都在用這個槓桿嗎?  如果能好好運用我覺得會大幅增加績效  
然後重點是要評估好自己的還款能力
作者: baggiotsai    時間: 2022-11-16 12:22

小弟是樓主
現2022年底 考量小孩明年入國中學區
房子還沒賣
(也如mike預判2020利率低 房價起)
原2020估1200萬上下,現2022估約14、1500萬上下
是加入巴班前 95年買的,還好成本不算高
2021時全出租,租金cover了房貸38k
(除非 如果有新增修繕成本)
另租坪數略大的公寓3樓 23k 兩年約

明年小孩入學國中後、等著mike老師、前輩的售屋轉投資本金/租屋的經驗
再來參考/思考 自己和家人的理性vs感性 後的選擇

*因為房東也在考慮賣 我現承租的物件
*現591一看,一般住宅租金也逐漸拉高了
*代操太太的私房錢最初20萬,2020時50萬上下
2022最高9x最低6x,現約79萬(信心還是有的)
作者: salmon    時間: 2022-11-16 14:53

1. 1450-1200=250萬,看似兩年淨賺250萬,其實是開5倍槓桿,所以獲利應該除5。初值240,終值290,經歷兩年,複利報酬為10%。現在賣的話,算是一筆不錯的投資。
2. 但如果你用巴班方式來投資,我們是以15%報酬來看。你去借5倍的錢來開槓桿,你會賺80萬*5=400萬(初值240,終值320萬,經歷兩年,複利報酬為15%)

結論:以為房市很好賺的,是因為開了槓桿!!!以為好賺,以240萬賺250萬???!!! 那如果用股票240萬賺400萬呢?不就跟神一樣? 其實就是開高槓桿、承擔了高風險而不自知
作者: kuenhsieh    時間: 2022-11-16 15:36

房產的好處在於槓桿,股票開了槓桿在這波下來大都面臨追繳或被迫殺低
但房產只要現金流穩當能還的出錢,銀行不會來討錢的.

這是兩種不同的投資思維,實不應相同並論
作者: g1214436    時間: 2022-11-16 16:48

房產的好處在於槓桿,股票開了槓桿在這波下來大都面臨追繳或被迫殺低
但房產只要現金流穩當能還的出錢,銀 ...
kuenhsieh 發表於 2022-11-16 15:36



這個部分 很多夥伴其實有盲點
房子槓桿 簡單說就是二胎貸款、利率其實和現金貸款利率無差太多
利率能拿多少 槓桿能開多少 從銀行來評估借貸人的面相 是一模一樣的

今天一樣的收入 一樣的金流
並不會因為我把錢拿去買房子 再拿來二胎 就會比我直接現金貸款好多少

回歸最後 就是 二胎貸款有金流還 和 現金貸款 有金流還 是一樣的

羊毛出在羊身上

回到巴班的理念 『不all in 』『 分散標的』

哪時候討論區看過同學桑 說 『這個公司好,我買個半輩子的積蓄』

哪天買一棟房子 是資產1% 的時候
我們可以再來討論
作者: Tarn    時間: 2022-11-16 19:10

老巴的保險公司算不算槓桿呢?  拿別人的錢來投資
作者: pnfeedback    時間: 2022-11-17 09:08

買一般公司的股票,就算有槓桿了,因為一般公司多少都有部分負債。
作者: salmon    時間: 2022-11-17 09:27

房產的好處在於槓桿,股票開了槓桿在這波下來大都面臨追繳或被迫殺低
但房產只要現金流穩當能還的出錢,銀行不會來討錢的


這句話怪怪的,好像房產開槓桿風險很低似的。這說法能成立是建立在「房市只漲不跌」+「永遠有人租屋」+「還款利率不升」,如果房價像最近的大陸或日本失落十年,發生「房價暴跌」+「租不出」+「還款金額變大」。這種時候,請問金流會不會出問題? 會不會被銀行強制拍賣? 這樣的狀況算不算面臨追繳&被強制殺低?

槓桿就是有風險,房產跟股票都一樣。只是房產周期比較長,溫水煮青蛙讓人覺得好像比較「不危險」。請問如果房子被震垮、央行利率如同FED如此急升、人口銳減,大量空屋租給誰? 請問還款金流還可以穩當嗎?

結論:要清楚知道「風險」在哪,才能避開最糟的狀況。
作者: vivianho288    時間: 2022-11-17 09:43

現在,只要看到討論是不是要買房或用房貸的錢來投資股票時,
腦中就會出現MIKE老師說的話::不是利率多低的問題,而且投資股票會有虧損的風險,
而且2-3年就來一次大跌,頻率滿高的。
還會想到宏比特同學和老師也都沒買房,要先投資賺到錢再去買房。
覺得自己被這討論區洗腦洗的很深。
作者: 宏比特    時間: 2022-11-17 10:30

我自住的房子仍是租的,不過名下也有一間房,是五年前買給父母住的。因為父母年紀漸漸大了,雖然住了幾十年的公寓還能住也很習慣了,考慮安全和方便,還是買個有附電梯停車位的大樓,讓他們可以方便來來去去。
作者: vivianho288    時間: 2022-11-17 11:53

我名下有一間小房子,但因為房子舊了,會有一些聲音且常需要維修,最近常在想換房子住,但我也是會考慮租房。

至於借房貸來投票股票,我在2008年馬上好時就曾經這麼做過。結果可想而知,不僅沒有財富加速,反而讓我套牢更多。是到了2011年上了巴菲特班以後,才慢慢慢用賺到的錢,去把那些股票認賠賣出。
一個錯誤決定,可能需要個10年或者更久才能檷補,不得不慎。
有時看到同學在討論時,也曾想過現在上了巴菲特班,可以再次試試,但那次經驗太痛了,加上MIKE老師的話語,最後還是決定風險控制好,用自有資金投資,反正我是要在股市賺長長久久的錢。
作者: Tarn    時間: 2022-11-17 12:54

vivianho288桑  你如果2008時候是用巴班方法結果應該差很多了
槓桿是一種資金運用的方式  有好的(長期攤還低利率)也有壞的(短期高利率)
買到好房子跟巴班投資則是正確的投資方法
每個人的房屋狀況跟資金都不一樣
在本身有正確的投資前提下,來運用好的資金槓桿,不是很好嗎
作者: vivianho288    時間: 2022-11-17 14:26

回復 51# Tarn


確實, 如果我在2008年前就上過巴班,現在財富會大同(就算沒有借房貸)   
我試算過如果手上有500萬拿去買個1,500萬的房子,20年後用3,500萬賣掉 ,irr是5.05%。                                                                                                                    如果投入股市用irr12%算,20年後會變成500萬會變成5,000萬
當然,這是最簡略的算法,並没有加上其他費用。                                             
我也認可,住在自己的房子裏確實幸福感和租的是不一樣。
生活也不可能什麼都用數字來衡量,2者能取得平衡是最好的。
作者: tevii0326    時間: 2022-11-17 14:37

回復 51# Tarn

我同意Tarn桑的說法: 每個人的房屋狀況跟資金都不一樣, 不能一概而論
另外kuenhsieh 桑說的: "但房產只要現金流穩當能還的出錢,銀行不會來討錢的."
我認為他不是要鼓勵大家去借房貸來投資
他只是強調這樣的槓桿跟股票融資的不同
如果你有穩定的收入扣除生活所需跟緊急預備金
適時地運用槓桿並不是件壞事
以我自己為例: 雖然我可以馬上以手上的現金付掉辦公室房貸的一半(甚至到8成)
但是我樂於支付房貸利息而不還本金, 以便於將資金運用巴班的方法投資美股
公司的本業也在獲利狀態可以有正現金流, 可在GDP低點加碼
所以資金的運用真的是因人而異
作者: salmon    時間: 2022-11-17 23:49

適時地運用槓桿並不是件壞事


非常認同這句話。但最關鍵的是,你知道了風險才去槓桿 VS 我不知道有風險去槓桿,兩者行為一樣但其實根本差異非常大。具我多年與周遭親友同事交談的過程中,多數是根本無視「風險」,或是最可怕的根本不知道有「風險」。好像穩賺一樣,買得不亦樂乎。我覺得決策應該是要計算清楚再進行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憑感覺做決策多數以失敗告終跟賭博沒兩樣。

跟大家分享我過去學到的
房地產 ==> 消費財(滿足幸福感與安全感,用來住) + 投資財
股票    ==> 投資財
就是因為房產兼具雙重特性,所以才三不五時大家就此議題來討論。當有人用投資財來一起衡量房子VS股市時,就一定會有人跳出來提「感性」那方面,不能只看錢... 但其實理性上又會希望投資報酬達到最高,然後就糾結。

為什麼Mike之前提說,普通上班族如果背房貸這輩子大概就與財富無緣了? 道理很簡單,提前享受了「幸福感」or「安全感」or ...。 如果您的選擇是用錢消費這些,那當然fine,人賺錢不就為了這些? 但理性上就是以投資角度來看,投資房產會跑輸股市(會巴班神功前題下),你要先享受安定還是要億來億去? 人生就是一連串選擇而已
作者: 王聿媃    時間: 2022-11-18 01:36

回復 54# salmon

salmon桑分析得非常清楚,覺得可列為經典中的經典。
""學好巴班神功,人生會順利一半以上,謝謝salmon桑
作者: profiton    時間: 2022-11-19 08:48

回復 54# salmon


   說得太好了..
作者: LeifJi    時間: 2022-11-19 09:15

尤其是房子, 要思考的角度非常多.
我只是用供需這一個角度討論一下.
有錯請糾正, 我假設 30 ~ 50 歲是買房的主力, 畢竟養兒育女娶老婆的年齡嘛.
紅色壟罩的就是現在台灣30 ~ 50 歲的人口. 下降中, 但幅度不大.
而綠色壟罩的是十年後台灣30 ~ 50 歲的人口. 粗抓少了20~30%的人.
二十年後台灣30 ~ 50 歲的人口, 繼續減少.
買房的人口變少, 價錢會如何呢?
若打算現在買房且持有10年20年以上, 請想一下.

作者: kandv124    時間: 2022-11-19 11:57

年齡38歲了

依然沒有買房.......

窩在家裡跟老爸老媽一起住.....

主要原因 老爸老媽也67歲了.... 大家一起住 .... 比較熱鬧,也能夠相互照顧

也很感謝我老婆....不會像其他 人一樣強制我一定要買個房子,搬出去住

來個兩人甜蜜世界.....

有多的錢....都能夠投入股市讓他錢滾錢

我常常跟朋友說.... 如果要害一個人,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騙他買房子

讓他背個20~30年房貸.... 這個人的一生差不多就廢了.....

人手頭上只要沒錢....每個月背上房貸 .....  連作夢的勇氣都沒有 !

人在江湖走,有錢便是膽 !
作者: salmon    時間: 2022-11-19 14:07

LeifJi桑講得太對了!!! 市場是由供需決定的,不論股票或房產都一樣。大家都想買,自然供不應求(大漲);大家都想賣,自然供過於求(大跌)。

我的中心思想也是如斯!!! 戰後嬰兒潮,是現在職場的主力,職位高薪水足。他們人生的經歷,就是他們爸媽經歷舊台幣大貶值,導致央行發行新台幣。他們父母輩若沒買黃金與房產,而是存舊台幣,都是大額虧損。所以,他們的慘痛經驗,讓現在50-80歲的一輩,強烈認知「買房才是資產」「買黃金才能抗通膨」。而這大量戰後嬰兒潮跟他們的後輩,也真的因為人口紅利狠賺一波,生活不亦樂乎。但這麼多一批人賺到房產的錢,他們真的知道他們為什麼賺嗎?(如同我們知道用巴班為什麼股票會賺一樣嗎)具我田野觀察,大多是憑「感覺」「盲從」這些沒有道理的說詞。

股票的供需 ==> 每個股民「每天」恐懼or貪婪
房子的供需 ==> 供- 土地是有限的
                       需- 存到頭款買起家房的「人」(剛需) + 投資客能否收租賺收益與價差(是否有「人租」)
股市供需天天隨心情起伏,房產供需以人口數generations來起伏。溫水煮青蛙一定是房市,等被長期套牢的時候,想出都出不掉;股市則是一崩盤就被燙到跳起來,所以多數人暴跌就賣(供過於求)、暴漲就買(供不應求),才會輸多贏少。

結論: 我就問,當兒孫輩generation「鋼需」大幅消失且上一輩都把房子留給孩孫,請問時你租給誰(人)?你又能用多高價格賣給少少的買家(人)? 日本示範過了、大陸正在示範、美國2008年也示範過了~~你台灣到底憑著什麼可以得天獨厚?

補充:主計處統計2050年台灣剩1700萬人口,2022-23是人口最高的2300萬。房市此時不創新高何時創? 大家只要想想人口銳減600萬+兒孫都有自住房時會怎樣?這是一個簡單的題目
作者: LINHKHAHA    時間: 2022-11-19 14:36

回復 57# LeifJi


    房價還是會漲的,就跟道瓊早萬10萬點一樣。沒爭議
作者: kandv124    時間: 2022-11-19 15:28

大陸...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  打房打到見骨頭..... 房價腰斬 一大堆

千萬不要以為房價只會漲不會跌.....

香港、大陸、台灣....這泡沫已經吹得太大了......

台灣年輕人薪水 了不起3萬~5萬....  現在台中市的房子 隨便一個 就是1千多萬......

一輩子....可能都買不起

別以為台灣政府都沒在做事

我們公司也有跨足房地產........

現在 光是房屋買賣....稅金就 20%起跳........

你買的房子.... 想要貸款.... 我們配合的是第一銀行 ..... 都要評估 你借款作用是啥 ........ 投資土地買房

他是不給你貸款的.....  而且每年都要審核 你的資金流向

確保你的錢不是流入 房地產 !

所以千萬不要覺得房價會無限漲......   漲的幅度 可能有限.... 但只要這泡沫一破 ..... 就直接套牢了
作者: masonliu    時間: 2022-11-19 22:05

回復  LeifJi


    房價還是會漲的,就跟道瓊早萬10萬點一樣。沒爭議
LINHKHAHA 發表於 2022-11-19 14:36


大家討論似乎在意房子會不會漲價,想賣高
印象中,不動產有三個原則「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GDP, 匯率, 道瓊走向,都屬於總體經濟(經濟體),不動產僅是其中一個產業而已

按Mikeg實戰方法 貴賣淑買+GDP理論,以下是小弟的淺見
1.GDP高點減碼(貴賣好學生&剔除壞學生),低點加碼(淑買好學生)
2.好學生標準就是年獲利0%~15%

=> 至於年獲利好地段,會輪到平民百姓嗎? 運氣成分,又或者學問很大吧~

大盤高點時,仍有壞學生啊~
作者: g1214436    時間: 2022-11-19 23:31

大家討論似乎在意房子會不會漲價,想賣高
印象中,不動產有三個原則「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GD ...
masonliu 發表於 2022-11-19 22:05



    而且還有持股比例的問題,一百間公司 一個1% 不用顧

但很多台灣人買房 一房就是人生總收益的50% ⋯
作者: studentHank    時間: 2022-11-20 08:40

覺得在股市賺錢比在房市賺錢更有成就感
房市賺錢比例好像比較多
股市賺錢的人相對比較少
一般人不懂股票居多
股票賺錢開心度是一般人無法體會的
作者: salmon    時間: 2022-12-1 13:49

昨天跟大學一個非常好的朋友聊天

她:「我們家生老2所以空間不夠了~~」
我:「那妳們打算怎麼做...」
她:「換大一點的房唄...」
我:「現在央行升息、爛尾樓開始出現,房市正開始跌而已。租屋應該很多選擇,還能有多餘資金投資,早點財務自由,億來億去...」講到嘴角全泡沫(將近1小時)
她:「我這幾年房子已經賺了250萬,我大概只會換房揹更重的房貸!!!」

朋友~~該說該提醒的我都說了,祝福妳
作者: Eunice    時間: 2022-12-3 12:34

回復 65# salmon


    不用花時間在 不想改變的人身上
    我自己花13年 才找到Mike大 先看書+再上課 秒懂
作者: 小小力    時間: 2022-12-3 20:42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21028005205-260410
美國30年期房貸利率升破7% 20年來首見


有民眾反映自春季以來就想換更大房子,但房貸利率不斷攀升而削弱承擔房貸金額的能力,讓購買新屋預算因此減少逾10萬美元。但賣方在出價上最多只願意退讓數千美元,導致換房愈來愈困難。

專家指目前賣方不願意讓利,而買方購屋預算有限,再加上房貸利率愈漲愈高,正不斷令潛在買家被排擠在房市之外。

美國9月中古屋銷售量年跌24%,新屋銷售年跌18%。雖然房價已開始有逐月下降,但仍高於去年同期水準,而且房價降幅有限,無法抵消包括房貸利息上升而增加的購屋成本。
作者: LeifJi    時間: 2022-12-6 05:38

美國30年期房貸利率升破7% 20年來首見


有民眾反映自春季以來就想換更大房子,但房貸利率不斷攀升而削弱 ...
小小力 發表於 2022-12-3 20:42


這話題很有趣. 我只提供一個想法.
假設你幾年前美國買房有房貸固定利息3%. 現在漲到7%, 很可能你的行為是繼續住, 死不肯賣. 不然換房重新貸款還得了.
假設第一次買房, 很可能你的行為是繼續租, 死不肯買.
房市一潭死水, 沒什麼人賣也沒什麼人買, 價錢就不知道怎麼走了. 但仲介到是應該很慘.

redfin 今年股價從40跌到5塊. 也許是有道理的. 人在外面沒法用營再表. 說不定它和 zellow算好學生這次沒考好.
作者: salmon    時間: 2022-12-6 09:00

回復 66# Eunice

真正的好朋友總是得花點時間...不過真的很難改變,畢竟嚐到甜頭了...




歡迎光臨 巴菲特班 洪瑞泰 (Michael On) (http://mikeon88.imotor.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