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回復 59# mikeon88
我不知道這公司做甚麼, 但是看mike 貼的東西很像是SI(系統整合商)東西, 但是這東西目前很多細節問題需要釐清, 資安, 數據交換與數據經過你手上會不會被你copy 走? 更重要它不知道有沒有提出花了多少錢在建造與維運他所謂這些系統,以及這系統市場強勢性,  還是這是鴻海體系用來強迫上下游小廠商必須走地系統,  我不覺的他真諦很懂他所談的, 但是大餅有點虛.....會想好多天, 不是三秒鐘 ..... 一點淺見...

TOP

工業富聯的業務看起來好像德國西門子的工業 4.0

工業4.0: 西門子實際演示「數位模擬」
http://www.siemens.com.tw/di/2017-hannover/



6年出貨十倍速成長,揭西門子打造領先全球智慧工廠的秘訣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3346/siemens-world-one-ninth-smart-facctory


智慧工廠的基礎,共有三項:生產自動化(Produciton automation)、原料自動化(Material flow automation)、資訊自動化(information flow automation)。

TOP

這個領域的領頭羊應該是Rockwell Automation Inc. (NYSE):ROK.

TOP

回復 63# victoryds

TOP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 ... 7%91-090056701.html
《產業》促進產業升級 中信+鴻海成立新能源車基金
樹一顆一顆一顆的種.菸別一支一支一支的點

TOP

https://tw.news.yahoo.com/%E9%80 ... 5%B7-100900528.html
「這是我從郭董身上學到的!」 已故前鴻海法務長周延鵬憶當年 這幾招讓國際大咖無人敢挑戰鴻海
樹一顆一顆一顆的種.菸別一支一支一支的點

TOP

https://www.cool3c.com/article/167141/amp

鴻海此次推出三種車款分別對應不同使用場景,同時均以電動車特性讓傳統車輛機械結構設計縮減至最小比例,並且進一步放大車內使用空間,並且透過多組大型螢幕、鏡頭設計,輔助駕駛在操控過程檢視車輛四周狀況,甚至可以透過輔助駕駛設計確保行車安全。海

日前釋出預告,標榜將推出Model C、Model E與Model T三款車型,同時也公布鴻海電動車標誌設計,在稍早展開的2021鴻海科技日 (HHTD21)正式對外公開這三款自主開發的電動車款,分別是設定在休旅車的Model C、設定在轎車與更多創新應用的Model E,以及針對運輸應用打造的電動巴士Model T。

鎖定「感受、技術、軟體、體驗」四大主軸

鴻海強調,旗下電動車同樣延續「3+3=∞」的轉型發展理念,並且鎖定「感受、技術、軟體、體驗」四大主軸。而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表示,電動車是世界潮流趨勢,也是全世界體積最大、價格最昂貴、裝上四個輪子的智慧電子產品,並且強調台灣在半導體、模具、精密機械、操作介面等方面技術都很強,可以在電動車上扮演關鍵的角色。
a. 問個股請先貼上盈再表,只准貼新聞不歡迎外人東西,違者刪文。
b. 申請發言請出示【發言內容】及藝名,核准後2小時內未自行貼上者無效。
c. 到了貴淑價之後何時該賣或買?不可知也無標準答案,請自己決定,別再問了。

TOP

鴻海跨入電動車,利多或利空?
a. 問個股請先貼上盈再表,只准貼新聞不歡迎外人東西,違者刪文。
b. 申請發言請出示【發言內容】及藝名,核准後2小時內未自行貼上者無效。
c. 到了貴淑價之後何時該賣或買?不可知也無標準答案,請自己決定,別再問了。

TOP

利空~~連蘋果要找車廠合作造車都四處碰壁了!鴻海現在要弄個品牌打世界杯? 只會cost down的代工廠,不可能一夕之間變身成為品牌高手。鴻海自己過去在在LED、手機市場弄得Infocus品牌,到現在也是走削價競爭路線。代工做得好就多擴產代工,想學品牌賺高利潤,也得先換頭腦再說。

TOP

鴻華先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資本196億台幣
公司組成
1.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51% 100億
2.華創車電技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49% 96億(裕隆子公司)

做的是車輛 ODM OEM 的生意,目前首輪客戶,僅有中華、納智捷。
等同部門分出去當子公司,尚在做自家的生意,未接到外部訂單,前景並不明朗。

一線車廠講求垂直整合創造差異性,軟硬體一把抓,不大可能成為鴻華的潛在客戶。

TOP

個人看到這新聞過去經驗針對台灣廠商老闆特性, 推論以為這樣搭配 . 就是跟做電腦OEM一樣商業模式心態.鴻海取得汽車產業一些製造know- how 與產業經驗, 做出sample 機, 跟一些potential customer show 實力, 才能談代工 ,  整個算盤看起來很像當年PALM 在台灣 ,一堆製造業要做硬體去OEM PALM OS, 因此 台灣廠商優點是cost down, 快速彈性製造, 從筆電, 桌機來看, 軟體從來不是台灣廠商願意大力投資與專長. 所以台灣專長是依照規格做硬體, 用最低價格, 可能跟豐田一樣向特斯拉合作OEM 他的OS,電力管理系統. 並把收集資料給特斯拉做使用者分析.  當然這中間是否也是向apple 展現實力? 接apple Car OEM 也是可能. 是鴻海證明給apple 我也會做車子,  個人自己觀察, 純分享, 不喜勿炮

TOP

回復 68# mikeon88


如果是做代工我看多, 因為代工是賺固定的利潤, 風險比較低, 剛好也符合鴻海的製造強項(B to B), 如果是做品牌我會看空, 品牌車廠需要有強大的售後服務人員與展場通路與行銷規劃(B to C). 現在電動車比較容易獲利的可能是巴士, 因為公共運輸載具可以拿到比較多的政府補助.

TOP

利多,多角化經營,鴻海和裕隆合作就省去進入汽車業的憑證,進入汽車業有護城河需拿到很多認證,裕隆本身已是汽車業,鴻海可做汽車電子和機構,不用再重新拿到汽車認證,若電車架構做起來不一定要走自己的品牌,可以幫其他汽車品牌代工或把電車架構和其他汽車業直接合作,等於直接跨入汽車業.

TOP

應該會從 東風裕隆 銷售 Model C , 若在大陸應該還有銷路

TOP

不懂,鴻海想投資晶圓製造,為何不等台積電股價便宜時介入?
關鍵技術被美國卡住,中國晶片業可能成功嗎?


紫光集團重組收尾 工業富聯砸人民幣98億元成為股東

紫光集團在宣布破產後一年迄今,重組已步入收尾階段,11 日發佈公告表示,原股東清華控股、北京健坤投資集團全部退出,戰略投資人智路建廣聯合體的投控北京智廣芯控股,承接紫光集團全數股權,其中鴻海 (2317-TW) 旗下工業富聯 (601138-CN) 斥資人民幣 98 億元 (約合新台幣 435.45 億元) 參與出資入股。

a. 問個股請先貼上盈再表,只准貼新聞不歡迎外人東西,違者刪文。
b. 申請發言請出示【發言內容】及藝名,核准後2小時內未自行貼上者無效。
c. 到了貴淑價之後何時該賣或買?不可知也無標準答案,請自己決定,別再問了。

TOP

鴻海併購公司考量比較多的是藉由取得公司經營的經驗與製造參數累積, 垂直整合後讓客戶有一站式採購的誘因, 台積電和聯電雖然優於紫光 但是鴻海入股後未必能取得製造經驗, 相對來說誘因不足, 鴻海對於純財務投資的事情比較沒興趣.

TOP

鴻海過去30年的轉投資少有成功者
從最早的光纖...到電信...

a. 問個股請先貼上盈再表,只准貼新聞不歡迎外人東西,違者刪文。
b. 申請發言請出示【發言內容】及藝名,核准後2小時內未自行貼上者無效。
c. 到了貴淑價之後何時該賣或買?不可知也無標準答案,請自己決定,別再問了。

TOP

相機代工的普立爾和品牌夏普成功而已,我想不出第三個例子

TOP

普立爾和夏普不算成功而是失敗
普立爾郭董都說買貴了
Sharp股價多年來一直不見起色,比收購價低

鴻海的小雞獲利越來越差
富智康是港股的水餃股,股價僅1元港幣
工富中股上市後即跌破承銷價

敗象已露




附件: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a. 問個股請先貼上盈再表,只准貼新聞不歡迎外人東西,違者刪文。
b. 申請發言請出示【發言內容】及藝名,核准後2小時內未自行貼上者無效。
c. 到了貴淑價之後何時該賣或買?不可知也無標準答案,請自己決定,別再問了。

TOP

普立爾是收購的,當時技術也不領先,小弟當時在業務部門工作,離職隔幾個月被被鴻海收購,早知道再忍忍...

TOP

返回列表